Mind Fragments – Nov. 7th, 2021

网页排版可能略有不同,可以在这里下载PDF

与会情况

校方代表

仅罗列发言过的校方代表(按座位顺序):

陈昌凯 南京大学心理学系 推荐电影《搜索》

蒋恩铭 南京大学新生书院常务副院长 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学生发展支持中心副主任

龚跃 南京大学党委常委 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学生发展支持中心主任

薛海林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仅作总结

王志林 南京大学副校长,仅作总结

曹昌家 南京大学保卫处处长

蔡颖蔚 南京大学团委书记

骆威 南京大学法制办公室副主任

方非 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

曲直 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学生发展支持中心

参会学生

在11月5日凌晨会议被邀请参会的学生包括我在内共13人,还有数名校学生会代表参加。

本次参会学生不是通过选举产生,所以这里不用“学生代表”一词。

学生诉求大纲

  • 对本次事件经过和处理方式的解释以及对受害者的保护和补偿
  • 对学生—学校交流机制的改进(线上:校务信箱/小百合;线下:荣校会议)
  • 对校园防骚扰机制的改进

以上问题的细节由收集的200余份问卷及舆论较为关切的问题,以及诸位同学的讨论决定。

部分核心诉求总结

  1. 诉求:保证在此次事件中发声的同学(包括但不限于参会人员、张贴海报、发帖、放花的学生等)不会收到任何形式的处罚。

    校方回应:✅ 不会,❓但是提到后续如果有违反校规校纪的可能会做处理,并提到“贴海报是明确违反学校规定”。

    个人评论:学校回应“坚定而模糊”,先坚定同意不会处罚,又没有说明“后续”是指“后续对之前的事情作处理”还是“后续再有类似事件会做处理”。

  2. 诉求:建立反性骚扰专门部门和保卫处热线电话,并安排女性工作人员接电话。

    校方回应:❌ 拒绝。表示会对校园报警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相关事件的处理能力和速度;同时表示此类事件发生频率较低。

薛海林:同学们关心的一些机构的事情,这个你不要担心,你比如说我们的妇女权益,学校就已经马上要成立妇联,以前没有妇联,现在成立妇联。… 防止性骚扰也是它(妇联)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但我们就不要成立名字那么具体那样的部门了,这个希望同学们能理解。你们搞这个 MeToo 意义差不多的名词,没必要。

个人评论:南大不愿意在性骚扰这方面向前迈出一步,在校领导眼中这一名词有些“敏感”不合时宜。个人认为,成立“妇联”其实对实际情况不会有什么太大帮助。

  1. 诉求:从严处理此次涉事同学,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校方回应:❌ 拒绝。根据校规中的相关章节,以及公安给出的处罚决定,学校认为不适用“情节较重”的说明。学校还列举其他学校中校规的相关章节,试图说明南京大学规定和其它学校相同,不存在处罚过轻。

    个人评论: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学校校规中的情节轻重不一定等同,但学校说法有一定道理。学校后面列举其它学校的规定,均为“处严重警告以上处分”,但并未列举实际案例的处罚;发言学生列举了相关开除学籍的案例后,校方代表称“我们国家不是判例制”。
  2. 诉求:改进现有硬件设施,阻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校方回应:✅ 赞成,但❓暂未指出具体哪些措施会被落实,以及落实的具体时间。

薛海林:首先同学们提了这么四张纸的内容,我们回去立即按照学校各个部门的职能分工,这个是哪个部门的,那个是哪个部门的,学校会统一做一个安排,针对性地落实整改措施 … 对全校学生生活实施进行一次摸排,在大家提的意见里面有很多同学们建议到的和没有建议到的,学校都要组织一次全面的清查。有些能做的立马就做,其实比较简单,比如说那个卫生间的隔板把它延长一点,这个是比较容易做的。

个人评论:校方提到学校每年都有很多资金投入用于改进硬件设施,个人觉得提出的成本不会太大的改进内容都是很有可能实施的。

  1. 诉求:在增加有关防止性骚扰的教育宣传。

    校方回应:✅ 赞成,但❓更多强调校规校纪的培训,并未提出与性骚扰和保护自身权益相关的具体内容。校方还表示,会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并作为一个常态化的行为。

    个人评论:学校可能尚未有相关教育的经验;同时意图也不强烈。个人从一些参会校方代表的言论推测,他们可能认为这件事情相对没有那么严重。
  2. 诉求:建立学生和校方沟通的平台,如改善校务信箱(增加公开信件的选项和讨论功能)。

    校方回应:✅ 基本同意,但❓并未有完成时间。党委副书记薛海林在总结时表示,会建立公告板发布学校公告,以及完善校务信箱的学生、部门监督机制;方非老师表示可以独立校务信箱另外做一套系统;蒋恩铭老师表示在国家政策下BBS的管理存在一些困难;龚跃老师建议大家可以把小百合的“校园生活”板块用起来。

薛海林:第二个问题我们要加强信息沟通,同学们也讲留言止于公开,对吧?… 第一个就是要建立一个公告板,就是在哪一块呢这个我们可以探讨。以前在小百合上简单,现在是大家都不用小百合了,是不是在这个校务信箱我们开辟一个公告板,… 因为这个我是在校内的,就相当于我们自己家过日子,自己家把一些事情说开,这个不是很简单,也不到外网,也不到哪去,对不对?… 第二个我们要完善校务信箱,既然我们是用校务信箱来解决同学们关心的一些问题,我们就要把它完善,这里面大家提出来的我认为也比较好的要有一定的监督,其实不仅仅学校要有部门来监督,同学们也可以参与监督。我给那个部门提了问题,最后有没有落实,对吧?没有见到你靠他自觉性这个不行的。所以呢我们要完善这个校务信箱。

个人评论:学校代表有意识到反馈渠道的问题,但并未提到具体的解决方案及完成时间。学校目前看来没有重建小百合的意愿,可能会选择一个折中的方案,即在传统校务信箱基础上增加信件公开及公告板。

  1. 诉求:重新建立定期荣校会议制度,并采用公平选举的代表、设立旁听机制。

    校方回应:对于荣校会议制度 ✅ 基本同意,并 ✅ 承诺了第一次会议的时间(十一月底十二月初,不晚于12月10日);但 ❌ 没有承诺定期举行的期限;❌ 没有敲定具体的选举方式;❌ 没有明确答应旁听机制。对于选举,学生提出了公平选举、选出的代表要充分考虑到所有同学的意见,校方也提出了选举出的同学可能会缺乏热情等问题,具体选举方式未能确定。对于旁听,学校提出旁听机制会受疫情防控影响、会有会议内容安全问题和可能会有同学录音录像。学生代表提出可以以第二现场的形式组织旁听,学校未有明确回应。

    个人评论:学校同意了这类会议的举办,但仍希望在原有的框架内进行,不愿意做过多改动。希望在学校承诺的下次会议中可以解决更多问题。
  1. 诉求:在学生投诉建议中落实“一日回复,三日解决或给出解决方案”。

    校方回应:✅ 可以保证一日回复,但 ❌ 不能保证三日解决或给出解决方案。

    个人评论:和之前的政策没有太多区别。
  2. 诉求:明确校规校纪中对此类事件的惩罚,以及一些同学提出应该加重性骚扰事件的惩罚。

    校方回应:❌ 目前南京大学的规定和其他学校相近,不存在过于宽松,并指出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尽相同;但 ✅ 薛海林书记表示近期会开展学校校纪校规意见交流会,并会将改动应用到明年修订的校规中。

其它信息

  1. 学校表示,无论涉事学生是否具有保研资格,他的留校察看处分会让他无法正常拿到学位证,更不会保研。
  2. 方非老师表示,校务信箱中“自问自答”的内容是老师为了引导大家提问而提出的。
  3. 龚跃老师表示,这两天在同学们贴的海报中发现了“MeToo”字样,并称“MeToo”是“美国所谓的性别保护的情况“,在“南京大学出现的很多事情都是参与的”,强调这个是内部的安全问题,大家要提高警惕性。
  4. 出席会议的两名女性校方代表(蔡颖蔚老师(团委书记)及李宁老师)发言极少,李宁老师未有公开发言,蔡颖蔚老师仅就现有荣校会议的制度作了说明,并在建立论坛的讨论中解释了两句话;两位老师在性骚扰话题中均并未发言。
  5. 学生提出学校和公安发布联合声明时,学校承诺会联系公安部门发布警情通报,但同时表示是否能发出取决于公安。
  6. 南京大学可能不会按学生的诉求发出正式公报,只是出一份情况说明,暂不清楚会不会将承诺计入公报。

语录

薛海林:第二点就是在这向各位同学道歉,这个事情的发生10月11号、10月26号,由于公安部门取证和我们工作流程的一些规定,加之派出所和公安部门,包括我们的职能部门工作效率的问题,没有在事件一发生时就能够给出一个很好的处理意见,也没有及时地进行沟通,导致很多同学产生焦虑的情绪。在这我代表学校向各位同学道歉,也希望你们能够向你们熟悉的同学,把学校的这个道歉转达给他们,对不起。

陈昌凯:我是心理中心的,我一直做心理工作,但我的研究专业是社会心理学,包括社会心态。刚刚同学们提到的我们是不愿意让校外人员进入(会议),我觉得这个可能有点误区,其实我们是在保护我们所有的人的隐私,因为线上会议你没有办法控制听的人他会不会录制传播,在这种问题上其实已经出了太多事情了,那所以我你要线下旁听,我们就必须每一位同学都得在这儿,我们要在监控下去进行旁听,这就没有实际意义了。那其实我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有个电影叫《搜索》。一个片段化的信息,在网络传播和发酵之后…无论你说什么话被网络歪曲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所以我们像我们做心理工作,我们是绝对慎重处理网络问题的。

龚跃:其实在这么多年的学生工作当中,我觉得我们同学是可爱的,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三点缺乏:第一个缺乏感恩;第二缺乏敬畏;第三缺乏规矩意识。大家可以自我反思。

我问的两个问题

  1. (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就是刘同学在事后发了一句说南京大学校方确实一直在低调处理,希望此事不要声张,请问这件事情属实吗?如果属实的话,学校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谢谢老师。)

    龚跃:我觉得任何事情他不能说要低调不低调的问题,一定是依法依规的过程。并且的话我坦率的讲,这个偷窥事件必定是牵涉到个人隐私,包括这个男生,更包括这个女生。所以说比如现在就像有些有些有些案件啊在法庭这个申辩过程当中,可能都会保护将当事人的个人隐私这样一个问题好吧?

    (所以学校低调处理原因是为了想保护受害者的隐私对吗?)

    龚跃:不是低调处理,是依法依规,那你告诉我什么叫高调处理?

    (就是学校没有要求学生不要去说这件事情是吗?)

    蒋恩铭:这个我们没有说这个要求。

    (就是学校没有这个要求对吧?谢谢。)

    蒋恩铭:就是大家从常识来想这个事应当怎么处理,就当事人来讲或者是相关方来讲好不好?
  1. (老师我想问一句,我们目前提了很多提案,包括我们的荣校会议,包括我们的校务信箱,我们想要一个公开透明的平台,但是目前为止学校没有给我们任何的承诺,说是我们学校要去做这个事情,我们学校在什么时间节点之前能初步做完这些事情;我们现在什么结论都没有得到。我想请问老师能不能给我们给我们至少是一个期限的承诺,比如说我们下次会议什么时候召开。老师说在研究,但是我们需要一个具体时间,因为我们不可能一直等下去,我们有自己的诉求,我们需要这个这样的地方来提,但是现在学校任何一个老师都没有给我们任何一个承诺,说我们要建立这样的渠道,要建立这样的平台,那请问老师能不能给我们一个时间上的承诺?)

    龚跃:你需要什么样的承诺?你告诉我。

    (比如说我们之前说的荣校会议,我们需要下一次…)

    龚跃:荣校会议这样我们这个11月底,这个今天是11月吧?11月底或者12月初,我们召开一次就关于安全方面的。

    (也就是说老师能保证在11月30号之前能召开第一次荣校会议…)

    龚跃:11月底12月初那个时间段吧,(至少在12月初?)12月10号之前,12月就是12月10号之前能够开我们第一次的荣校会议,然后并且按照我们之前有个意思,对。

    (老师能不能承诺我们的荣校会议会公开透明,就是说比如说至少要安排一些同学的旁听,或者是一些线上旁听之类的?)

    蒋恩铭:这个按照荣校会议的规则来做,这个就是因为我不太清楚荣校会议那个(另外一个校方代表:规模不限嘛)

    蔡颖蔚:但现在要符合疫情防护的需要。

    (对,这个东西至少是线上可以公开的是吗?)

    曲直:同学我觉得是这样的,我觉得今天和昨天的两场会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昨天晚上会这个场子里面涌进来了100多个人,大家…

    (对但老师我的意思是旁听不是…)

    曲直:听我说完好吗?大家各抒己见,有的同学在后面大声的这个表达自己的想法,乱成了一团,最后会议开了三个小时,我总结下来只集中核心在了两个问题,最后我们在那边讨论了对吧?三个小时其实大家就是两个问题,但是就是因为参与人数太多。而今天我们在一定的制度下开的这个会议效率就非常的高,大家同学提前就把三个想问的问题定好了,就这三个问题围绕展开讨论,效率非常的高。那么荣校会议就像刚才巩老师所说的,他一定是要在一定的场地里面召开的,我们会根据场地的人数去安排学生代表的人数,就像今天这样大家已经基本坐满了。

    (但老师,我们旁听的人比如可以开个线上会议,把这个会议进行公开,这样大家都有…)

    曲直:为什么是叫学生代表,这个也是昨天跟大家说的啊,因为旁听那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这个想表达的意思,而我们为什么是学生代表?就一直在强调的这个事情,希望我们真正选出来的学生代表可以真正的代表咱们南大三万学生的意见,同时现场会议作出的所有的结论结果大家也都是非常清楚知道的,你们要再回去带给这些同学们,我觉得是这样的一个方式。

    (那和旁听有什么矛盾呢?)

    龚跃:我想这样,李同学好,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里面没有一个所有的旁听都是线上旁听的。人民代表大会有线上旁听吗?我们的法院有线上旁听吗?

    (但是我们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和法院。)

    龚跃:我只是说有这个意思。

    (法院是有旁听的,法院的公开审讯是有旁听的啊?)

    龚跃:但没有线上旁听啊。

    (那线下也可以啊?)

    龚跃:线下可以的啊。

    (学生A:打断一下,其实我国是出现线上旁听这个事例的,是在深圳进行试点,是…)

    龚跃:那这个参与的人员确定吗?

    (学生B:我们不想纠结于讨论这些细致化的这个情况,我们想的就是我们想要学校承诺两个时间,一个是会议时间,这个刚刚已经承诺过了;第二个是就是对于我们的荣校会议改革工作的安排,就是也是希望就是能够给到一个具体时间,就是说在什么时间期限内,我们同学能够看到学校方面发布的改革工作的进程。)

    (学生A:还有一点就是觉得如果荣校会议必须要限制与会人数的话,那么我建议是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议报告,并且在会后进行公开,这样的话即使大部分同学没有参加会议,他们也能通过这个会议报告了解到会议的内容与结果,大家都会很满意。事实上我国现在很多会议也是通过这种形式,平民老百姓不必要直接参与到这个会议,他可以通过…)

    龚跃:这个建议好这个建议好。

个人感受与经验教训

  • 上面的这些内容没有包括事件记录等内容,仅记录了一些争议性话题。由于一些部分未做记录,可能会遗漏一些诉求。同时受记录条件的限制,部分发言内容可能与实际有偏差,但基本不会有意思改变的问题。
  • 学校很喜欢在既有框架内的改动,而不是建立一些新制度、新方案。
  • 学生提出诉求时应该直截了当避免过度铺垫,并强调诉求或问题重点,以及要记得将提出的重点“回收”,即对没有回复的关键问题再次提出或询问;避免在非相关问题上(被)浪费时间。
  • 本次会议中,除薛海林书记外,其他参会校方代表并没有给出太多有分量的承诺;要记住校党委书记/校长和各职能部门的参会老师亦是领导关系,不要在其它老师能给出的承诺中期待太多,将理由和状况充分阐释可能就可以达到目的。另外,学生需要承诺时,可以考虑直接和在场最高级别领导对话。
  • 学生选题的大纲要明晰,可能这次由于时间关系并没有准备太多内容,在实际上学生所想提问的内容也有些细节产生冲突,并没有严格推动核心诉求的回应。
  • 很多老师没有预料到,或者是不喜欢学生会提出“要求”,他们希望学生提出“请求”,再由他们批准或否定。
  • 我觉得对于学生方面来说,这次对话是有一些失败的。一些关键的诉求被开了空头支票,还有很多学生希望拥有的东西没有任何一点肯定。但至少我们争取到了下次机会,但愿能够继续为学生解决问题,能与校方共同建设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

Mind Fragments – Mar. 4th, 2021

昨天发现的一些系统漏洞被草率地堵上了,尽管堵得不太彻底,不过还是证明了学校是在关注着学生们生活的“某些”方面的,只不过关注点有些偏颇:

学校有时间修系统漏洞,没时间回应学生正常出校的诉求;

有钱搞五颜六色的通行码,没钱改善一下混乱复杂的教学系统;

有能力与各种大小企业洽谈,没能力给学生多放几个垃圾桶、换一个好用的饮水机…

不禁想问:为什么这所“世界一流大学”、“全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竟于在读生的心中积累了如此多的愤怒和无奈?为什么学校的行政管理正一步步远离它应有的、与学术能力相匹配的水平?

原因或许很复杂,但盛行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应该是最显而易见的原因之一:在这些风气的影响下,学生变成了行政的末端,是一群纯粹的被执行者。行政的目的发生了变化,学生已经不是行政主体,而是被作为一个对象;不是一群有着各自想法和目标的成年人,而是作为一个个统计数字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少的行政者考虑的目标是学生,越来越少的人敢于就学生的问题和需求真诚地面对和沟通。

疫情防控、垃圾分类、文明城市、新生书院… 很多理由变成了对外或对上级展示的成果,变成了工作总结中的一个个“实现了”的目标,也同时变成了种种问题的导火索、随意决策的挡箭牌。正是在些背景下,有一些决策者,他们拥有着各方面的资源,不错的整体目标,却做着连大腿都懒得拍的决策;但这也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生活。每天还是会照常下班,将车从地下停车场中开过不允许学生通行的东门,冬天路上也不会有像学生生活区中那样的雪和冰。很显然,这里可能是学生的半个家,却不会是他们的家。

“倘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亦无意义。”已经有很长时间,无法得到回应的校内诉求转向了校外,先像石子一样激起千层波浪,再被“石沉大海”,种种声音埋没在互联网的一角。同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生活的学生们,可能无暇顾及那么多的“小事”,无暇再去追究一些过去的责任:他们希望在这里,能为自己、学术界或是我们社会的未来学那么一些知识;他们希望这里能成为他们人生的一个向上的转折点;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多精力和能力,再去和这些事情做太多的斗争。他们希望,他们的这所大学,会是一所令他们骄傲的大学;他们需要的,或许只是一个简单的回应,一个简单的举措。

最令人心寒的莫过于,当下的再次“封校”已不是偶然,而是种种原因影响下的必然结果。手中的校园卡失去了通行权限,而我也正在找寻对这里渐渐失去的信心。

灰掉的通行码可能很快就会重新变成不同的颜色,但灰掉的心可能会永远显示“无通行权限”。

Limos
Mar. 4th, 2021

Also on Telegram: https://t.me/MindFragments/1340

Mind Fragments on Trip – 哈尔滨

旅程开始于 Oct.24th, 2020
记录于 Oct.26th, 2020

Day.0

带着简单的行囊,怀着期待的心情,进行一次短暂的旅程。出发!在阳光正好的时间登上通往市区的铁路,抱着背包看着地图,下车已是傍晚时分。

经常期待一段完美的旅程,但往往是意外造就了一段旅程的精彩之处。计划在武定门下车买些有意思的小东西带给朋友们,却在地铁上听着音乐坐过了站。看了看时间和距离,不如就出站往回走好了。就是这多坐的一站,差点让这篇文章变成了 Mind Fragments on Trip – 南京😂 旅游区内外一街之隔,却是两道截然不同的风景:旅游区内是修饰后的文化气息,而旅游区外充斥的是朴素的生活气息。为了不让这篇文章变成上面的标题,让我们把时钟稍稍向后拨几个小时。

Day.1

我在黑龙江出生,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六年多时光,再度踏上这片土地,有着说不尽的熟悉与陌生。到站已是第二天凌晨,除了等候许久的朋友,寒风也特意问候了我全身每个角落,让我感冻落泪。冷是熟悉的感觉,黑龙江人也是熟悉的感觉,除了激活我的东北话细胞,也让我在飞机上遇到了很多哭笑不得的事情。

如何描述这北方的阳光?明净清朗、透彻明亮、似利刃从晴朗的天空中划下,与冷峻的空气在左右脸颊交锋。短短睡了一觉过后,走进临近中央大街的教堂。阳光刚好擦过屋顶,留在了今天的第一张照片中。对于教堂,吸引人的是建筑,走来走去,发现令人遗憾的也是里外只留下了建筑。

中央大街,零度的气温吃零下的冰棍,针不戳!有意思的是用陶瓷小罐盛装的酸奶,每罐额外收了十元的押金。

跨过松花江的旧铁路桥。由于冷风劝退,也没能仔细对比江岸两侧不同风格的城市景色。来玩一次总不能全拿走吧?就先留在这。

晚上的时光当然要分出一部分给想了好久的烧烤!没有什么照片,光顾着吃了:是熟悉的感觉。不光是正宗的烧烤,还有正宗的,陪我吃烧烤的人。

Day 2

再醒过来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九点,距离返程的飞机起飞只剩八个小时,逛逛校园吧。第一次注意到了北方建筑风格的不同,大概是因为好久没见到斜向屋顶了。在北方选树种应该也是件复杂的事,让它们在每个季节都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逛了一段时间才意识到这里人的生活哪里不一样:校园里鲜见自行车。没有自行车,“路上”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节奏也就慢下来了。慢下来,走在洒满北方阳光的小路上,也许就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创造呢🤔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但这次不管美好与否都确实很短暂。城市没有留给我单独体味的感受,但和朋友在一起、和家人在一起,何尝不是城市带来的感受呢?夕阳映红了太平机场,我也该回去写作业了。

Mind Fragments on Trip – 上海

旅程开始于 Aug.29th, 2020
记录于 Aug.30th, 2020

Day. 1

整理“行囊”,继续前进!(广州的羊城通开始收可退服务费了,就先不办😂)

LV门口的长队:“我以为今年经济形势不好,原来是我经济形势不好” 。也许以后有一天,我会明白这些奢侈品比Apple好在哪?

ifc mall空中花园,去年来的时候还在这里拍了一些快转视频。

走过Apple浦东,单楼梯出入口,闭塞的空间,不和商场互通,让我没什么进去的欲望😢

M&M’s上海,独特的风格和形式仍然不让我认为配得上它的独特价格😂

Day. 2

五角场,去各个大学拍校门,像是刚刚考上高中的样子🤔 没能溜进校园,在附近的街道转了转。上海稍旧一些的城区样貌仿佛都差不多:两线道、遮蔽至路中间的树和人行道上的灰色地砖,朴素宁静。

复旦大学门口的纪念品中心:“请淘宝购物”。边笑边想,封闭学校之前有没有这种渠道?

上海轮渡上的陆家嘴夜景。本来是想沿着西侧江畔骑车,可是没找到合适的道路:不像杭州,上海对非机动车不太友好。向前骑着骑着就到了渡口,想想就坐船过江看看吧。船上大多是骑着电动车想要渡江的人,他们很多是快递运输从业者,而跨江桥与隧道并不是很好地照顾到这部分需求。他们不会像我们这些游客一样登上二层看黄浦两岸风景,只是在一层甲板上等待着船快点到达目的地。也许并不是风景看腻了,只不过不同于游客,这些风景,并不是他们今天的一部分。这条江把上海划成了两块,而这座城也让一群人的生活分开。

东侧有较为友好的滨江自行车道,串联了两个渡口、一排独立餐厅和沿江观景的游客。不像在西湖,这里不只容纳两个人、三个人,还容纳一个人。不过相同的是,无论在哪里,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的感觉都是截然不同的。三个人有目的,两个人有感觉,而一个人有想象。想象同思考一样,会让人从空白到彩色,形成“自己”。之后,去找属于“自己”的感觉和目的。

八卡列车驶过,载着站台上的记忆们,回到各自的归宿。

Mind Fragments on Trip – 杭州

旅程开始于 Aug. 27th, 2020
记录于 Aug.29th, 2020

Day. 1

Apple西湖,没有三里屯那种的地方特色设计有点小失望😥

西湖中的一个观景亭,看着就能想到好多拍照的角度和风格,可惜是一个人来😔

湖滨公园,人较商业区少了很多。路边售卖各式小物件的多了起来,但却时刻充斥着现代化与商业化气息。

Day. 2

沈塘桥弄,运河旁的文化气息;附近是宁静的老城区,不过也穿插了不少新的住宅园区,风格有些交错繁杂。河边公园是一段较狭窄的条状绿化带,在其中小路穿过,两旁建筑透过绿树遮蔽若隐若现,像是城市发展中的一块死角。

在杭州市区骑车。杭州对于非机动车的管理更像机动车而不是行人,很多路上都划了非机动车的左右转道以及安装了相应的信号灯。停车点、行人斑马线亦有独特设计。

西湖白堤,本来没有打算再来西湖,可一靠近看到游船,就还觉得挺好看的😂 没有太往深游览,站在堤上,阴雨天的微风吹得很舒服😌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建筑风格各异:南侧有很多玻璃幕墙的建筑,西侧则是有些欧式色彩的建筑,另有一些建筑着重给人一种比较宏伟的感觉。夜览校园不太能感受得到更全面的建筑风格,不过校园文化倒是能略微感受到一些(这些差异很难用语言描述)。

路旁广告牌,雨仿佛减少了许多它本身颜色的单调,这种水滴的效果下次可以直接用上去,还挺好看😂

Farewell, 两位勇士踏上考试周征程!

Mind Fragments – 关于iOS App Store的一些思考

注:本文中iOS亦指代iPadOS。

这个从第一代iPhone发布起就颇受争议的封闭式系统环境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独家控制的审核机制与高达30%的应用内购买提成,这个安装App的唯一渠道正不断加大着应用的开发与运营成本;但在限制与约束的同时,这套系统在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它的优越之处。

首先来看看,强制使用的应用内购买(In-App Purchase, IAP)系统为用户和开发者各带来了什么。对于用户来讲,使用IAP付款具有高度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隐私性。IAP无需输入信用卡信息或是跳转支付应用就可以快速完成支付,且不会面临欺诈风险,也没有用户数据交给开发者。对于开发者,IAP减少了配置各种支付系统的麻烦,支付的便捷性也减小了用户支付时的阻力,有利于增加收入。看起来很棒,所以Apple收了30%的提成。这30%的提成,让很多开发者将成本转化到了用户或个人收款方身上。

然后再看看其严格的审核政策。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审核政策也提高了App Store的应用质量,而且有App Store审核约束开发者的行为很多时候对个人数据隐私来说是一件好事;但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开发及维护成本,阻碍了App的多样性。

最后是iOS的封闭式系统。事实上,审核政策是强制使用IAP的前提,而iOS的封闭式系统也是各开发者能够履行App Store审核政策的前提。这套封闭系统让App Store成为了用户和开发者的唯一选择,让Apple的生态环境能够完美地运转。但前面一直没提到的一点是,这套封闭系统所有优点的前提,是信得过设备制造商——苹果公司。

IAP的支付数据由Apple经手,App Store的审核政策及实际审核流程由Apple负责,这个公司很显然地控制了一切。当这个公司负责一切比交给用户自己做做得好时,这就是一个优秀的机制,用户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喜爱这个服务、愿意为其付费;但当这个公司信誉不佳、服务差、严重偏离用户意愿、甚至侵犯用户权利时,用户自然会不断流失。

所以,在正常的情况下,这称不上是什么“垄断”,因为用户还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足够信任时,选择使用这些服务;而不再信任时,拿着所有的数据选择退出。问题就在于,”迁移数据“看起来没有那么简单,而且用户也不见得希望放弃这个服务的好处。

还有一种情况,这个公司利用用户最初的信任,“温水煮青蛙”般一步步改变,在不断从中获取利益的同时利用既得用户不断发展,成为恐怖的“独裁者”。

没错,Apple及其封闭式机制,和独裁者及其政权,是同样的道理。一个真正有能力的独裁者,其政权很可能会超越相对自由民主的政权;而一个碌碌无为、能力低下的独裁者则明显不能比得过其它政权。

说到底,这些问题都是“集中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处理”的选择问题。如果不能保证“集中”的质量,恐怕“分布”是最好的选择。

你会接受封闭的iOS和App Store吗?

Mind Fragments – Dec.31st, 2019

Mind Fragments Screenshot Dec.31st, 2019

转眼间,现在这个头像已经用了三年了。

前段时间觉得,这几年我已经改变了很多,虽然还是和这个头像里一样喜欢思考、喜欢仰望星空,但现在的我,少了一份脚下的安稳,更多地,也许是在迷雾中找寻自己的方向。

改动了一次又一次,却始终找不到适合用作头像的平衡:要么是背景太灰暗,要么是主体不明晰…总之没有做出像之前那样既画面美观一目了然、又有些深刻寓意与象征的图片。

今天再次打开,改成了一个Banner,放到Blog上,居然还挺和谐的。

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我的播放列表只剩下了 Frozen 里的那些歌。开始是沉浸在 Some Things Never Change Love Is an Open Door 的美好与和谐中,而后被每首歌之中的艺术和细节处理所震撼,再被 Anna 的坚定乐观的人格所打动,最后考完微积分,终于知道了 Let It Go 的含义。

有些时候,真的要学会 Let It Go。因为,并不是每条路都为你准备。

Standing frozen,
In the life I’ve chosen
You won’t find me,
The past is all behind me,
Buried in the snow

— Let It Go (Single Version) by Demi Lovato

2020,希望我能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让所有的追求朝着那束黑暗中的光前进。

就像这幅图一样,只有在合适的位置,才能焕发出独特的光芒。

Don’t you know there’s part of me that longs to go

Into the unknown?

出发,探索未知。

Mind Fragments – Dec. 18th, 2019

更新:图书馆事件有了新回应,可能不对公众开放,但我觉得学校的回应很有问题。下文是此回应之前所写。

继饮水机事件之后,南京大学的又一起置学校利益于学生利益之上的事情。这其中的“学校利益”其实范围很广、也非常复杂。回忆一下刚开学的饮水机事件,作为一个大一新生,在充满期待的新学期还没开始之前,就透过各种渠道从网上了解了这件纠纷。未经任何通知强制安装的新饮水机需要“安装应用”、“扫码添加饮水机”、“签约支付宝免密支付”、“每次喝水都要打开应用操作”,且还存在冷热水计费不均一、连接问题导致不出水等等情况,可谓漏洞百出。这件事在校内小百合论坛反映无果后,又被捅到了知乎上,也一时间争论得沸沸扬扬。而处理的结果是什么呢?学校表示和“水杯子”公司沟通,而“水杯子”公司则发出通告免费饮水,一个多月后才开始收费。但是饮水机设备上的问题,是没有得到一丁点解决的。

再来看这次的图书馆开放事件。几天前有学生在各个媒体上看到了南京大学与支付宝签约、建设“智慧图书馆”以及可以允许外界人士进入图书馆、借阅书籍的消息,这件事情传开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了很多学生忧虑和不满。学校公关在这件事情与饮水机事件的共同特点是:之前没有任何通告、事后解释苍白无力,没有实质上改善任何问题、减少担忧。就在传出这个消息的几乎同时,杜厦图书馆的门禁就立即开始更换工程,所谓“南大速度”。(更正:可能与本事无关)

至于之前的饮水机事件,由于没有太多详情透露,我们可以大致猜测一下学校要换新饮水机的理由。首先,这种饮水机免去了一些人工抄表的麻烦(有传言说之前有学生抄表时存在违规行为),同时还可能在水杯子公司处得到一些利益,更是“顺应科技发展,建设智慧校园”的象征,所以学校觉得这种饮水机很好,没考虑到使用中的难处,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学生反对。而安装完成实际使用被很多学生吐槽之后,已经不太可能将原来的饮水机换回去了。首先水杯子公司是不会出钱再付这一笔安装费的,而且学校应该已经签署了某种协议,再撕毁的代价有些大,所以最后采用免费一段时间的方式平息民怨。

这两件事情其实有一个区别,就是在饮水机事件中,如果学校提前发出通告征求意见,那么如果学生反对意见比较多,学校应该是不会继续更换饮水机的,也就是这件事情可以通过提前通告来避免。而图书馆事件,学校肯定是知道很多学生会对此有怨言的,而这件事又非做不可,所以任何“提前通知”只能给这件事平添阻力,学校巴不得悄无声息地签约开放。饮水机事件的利益在于“撤回代价”,而本次事件的利益就是纯粹的“拒绝代价”。

那么这种事情频发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难道我们这些考进来交了学费的学生就应该和校外人士享受平等的资源吗?学生要为学校的“无奈之举”买单吗?

以下内容经删改,未删改原文放在墙外:https://t.me/MindFragments/79

这也许是民主缺失的一个微观体现。

第一点是民主意识薄弱。学校安装饮水机首先考虑的不是使用者学生,认为这是“学校的权力”而不是“学生的权利”。在学校领导者的眼中,没有政策需要依靠民主决定的概念和思想。

第二点是民主抗争不力。在这些事件中,学生的抗争手段局限于在校内论坛、表白墙、QQ群、知乎等地发表观点,或是向学校反映意见,而这些都是没有办法威慑到学校的。饮水机事件中,一个月的免费就几乎完全平息了所有舆论,罢饮水杯子、拔掉电源等情况只是零星地出现,并没有形成任何震慑性的威力。毕竟使用饮水机比自己烧水/买瓶装水要方便得多,所以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了继续使用。这次的图书馆事件,学生连这些有效且无风险的抗争手段都没有了,只能任由学校“发号施令”。学校感受不到学生的压力,自然也会更加肆意使用他们的权力。

第三点是民主体制缺失。“学生会”等组织更多地成为了学校的工具。当学生利益与学校利益发生冲突时,学生会的核心成员一般会选择“自保”,即保持沉默或顺从老师、学校。这点可以从各组织办的各种活动窥见端倪。学生组织找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平衡并更偏重校方,并不是真正地“为学生发声”。更何况,如今大多数学生组织都是由团委管理的,贯彻各种“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个组织,或许已经失去了它最重要的功能。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最后放一首诗吧。

起初他们…

起初,纳粹抓共产党人的时候,

我沉默了,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

当他们抓社会民主主义者的时候,

我沉默了,因为我不是社会民主主义者。

当他们抓工会成员的时候,

我沉默了,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当他们抓犹太人的时候,

我沉默了,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最后当他们来抓我时,

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 Martin Niemöller

Hello World

再一次,你回来了。

上一次,你还是个害羞的小孩子,不知道如何打理自己。

有时候我给你梳妆打扮,而你又躲在后面不愿见人;

有时候我为你充盈知识,而又少有人能领略到你的才华。

这一次,你长大了。

你不会再拘泥于小小一隅,所以你不必再隐藏自我;

你不会再纠结前进的方向,所以你不必再感到迷茫。

你该学会照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因为你站在了更高的山峰上:

你仰望星空,同时也被世界仰望。

现在的你,幻梦初醒,未来可期!

致 Mind Fragments

August 8th, 2019